深夜追完悬崖,有个角色让我整晚失眠——任长春。
这个出身贫寒的年轻人,最终被自己最信任的“大哥”周乙亲手除掉。
他不是传统反派,却成了全剧最揪心的悲剧。
1.穷孩子的警察梦,藏着多少心酸
任长春第一次出场就令人心疼。穷人家孩子考上警校,连根烟都舍不得抽,只因“家里买不起”。
他谨记父母教诲,当上伪满警察后,连查车都坚持说“请出示证件”。
刑场第一次杀人后,他浑身发抖:“我以前只杀过鸡啊!”
周乙看中他骨子里的善良,暗中关照。任长春感恩图报,周乙妻子临产时,他大清早开车接送,还送上老家珍藏的鹿茸。这个会脸红、会做噩梦的年轻人,怎么看都不像坏人。
展开剩余77%2.染缸里的白布,终究变了颜色
但警察厅这个魔窟,正在吞噬他的良心。高彬让他配合“投诚计划”,明摆着是送死。
周乙想帮他推脱,他却咬牙接下:“不能让父母担心。”从这时起,他的人生开始失控。
最扎心的是他的变化:
第一次杀人后整夜做噩梦,后来在刑场谈笑风生
曾视周乙如兄长,却在生死关头拿起电话要告密
亲口说出“共产党是不共戴天的敌人”
就像周乙说的:“在这里,今天的朋友,明天可能就是敌人。”
3.那通没接通的电话,注定他的结局
真正让他丧命的,是两次遇见孙悦剑。
第一次他起了疑心却没说破,第二次突然想起关键细节。
当他冲向电话机要打给高彬时,观众的心都揪紧了——只要这通电话接通,周乙全家必死无疑。
周乙含泪下杀手的场景太残酷。任长春临死前还在笑:“周科长,这是您第一次找我办私事。”
他不知道,眼前这个“大哥”,正亲手掐灭他最后一丝生机。
4.我们该不该同情他?
有人说他无辜,有人骂他活该。但剧中三个细节说明一切:
他亲手枪杀过抗日志士(包括周乙亲人)
发现疑点立刻要向上级报告
至死认定“为满洲国卖命天经地义”周乙看得最透:“50%的策反成功率,赌不起。”
这个角色最令人后背发凉的地方在于:他让我们看到,乱世中没有纯粹的好人坏人。
一个老实本分的穷孩子,如何在生存压力下,一步步变成杀人机器。
任长春的悲剧,是那个时代的缩影。
他像无数普通人一样,被洪流裹挟着作恶,直到无法回头。
悬崖没有给他洗白,反而用最痛的方式提醒我们:在民族存亡的悬崖边,容不得半点侥幸。
发布于:江西省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