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,请点个关注!
当一段90秒的发言中重复11次“请原谅”,这已不是外交辞令,而是血泪控诉。联合国安理会第10000次会议上,阿尔及利亚代表阿马尔·本贾马用近乎泣血的姿态,撕开了大国博弈下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脓疮——14国的正义呼声,终究敌不过美国的一票否决权。
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在涉及加沙停火的决议草案表决中,美国第12次举起否决权的瞬间,安理会会议室仿佛被切割成两个平行世界:一边是14国代表凝重的面孔和赞成的按键,另一边是美国代表桌前孤零零的红色反对灯。
这种1:14的悬殊比例,暴露出国际秩序中最吊诡的规则,当强权成为裁判,多数正义反而沦为陪衬。
阿尔及利亚代表那句“请原谅安理会救不了加沙的孩子”,犹如一记耳光打在现行国际治理体系的脸上。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,加沙已有超过3000名儿童在冲突中伤亡,平均每10分钟就有1名儿童失去生命。这些冰冷数字背后,是安理会五常特权制度下无法破解的死结。
“以色列被不平衡的国际体系豁免”,阿尔及利亚代表的控诉直指病灶。在美国2023年提供的38亿美元军事援助加持下,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形成了"武力升级-平民伤亡-国际谴责-美国否决"的循环链条。这种循环本质上是大国地缘政治的衍生品,就像叙利亚代表讽刺的那样:联合国成了某些国家专属的有限责任公司。
发布于:北京市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