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年仅13岁的中国少年,学会了流利的日语,还取了一个日本名字,进入了日军指挥部担任翻译。表面上,他被老百姓痛骂为汉奸,遭受无数唾骂与仇恨,恨不得咬牙切齿。然而,没人知道的是,他在暗地里为抗日游击队秘密传递情报,直到抗战胜利后,真相才被世人所知晓。曾与他共事的一名日本军官曾怀疑地问:“你真的是游击队员吗?”
这位潜伏于敌营多年的少年英雄名叫陈敏学,祖籍广东梅州。9岁那年,他与几十名孩子被日本士兵强行带走,强迫接受日语学习和奴化教育。陈敏学聪明伶俐,学习能力极强,没多久便能用日语流利交流,还给自己起了一个日本名字。日军挑中了他,让他担任翻译一职。虽然内心对日本人充满厌恶,但因年幼无力反抗,只能暂时顺从,等待时机展开反击。
1943年12月的一个寒冷冬日,13岁的陈敏学家门忽然被敲响。出于警觉,他小心谨慎地核实来者身份,担心是日军派人试探自己。核查后,确认来人是“东江纵队”的游击队员——这是一支活跃在广东东江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,司令员名叫曾生。确认无误后,来人提出希望陈敏学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,向游击队提供日军的军事情报。陈敏学明白这条路异常危险,一旦暴露,必将身陷险境,但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,正式成为“东江纵队”一名秘密战士。从此,这位“翻译官”变身为地下英雄。
展开剩余69%在日军面前,陈敏学表面上恭敬顺从,谄媚奉承,尽显奴颜媚骨的模样,遭到乡亲们的痛骂,骂他成了日本人的走狗。他内心的痛苦和愤恨无人知晓,只能默默忍受。暗地里,他拼命搜集情报,有时悄悄潜入日本军官办公室,偷出兵力调动数据送给游击队;有时根据情况翻译两份电文,一份送给日军,一份暗中传给游击队。甚至有游击队员被捕,他利用翻译身份探听关押地点,协助营救。凭借他的情报,游击队多次击败日军,缴获大量物资,极大削弱了敌人的气焰。
尽管日军多次遭遇失败,对情报泄露感到疑惑,展开调查,却始终找不到破绽。陈敏学因此侥幸躲过多次追查。后来,日军调动部队,陈敏学被派往安东洋行继续工作。游击队再次联系他,让他继续提供情报。但因日军多次受挫,他最终被捕,遭到严刑拷打。
面对残酷审讯,年仅15岁的陈敏学沉着冷静,一字未吐实情,用流利的日语反驳:“我只是个小小翻译,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。我是执行上级命令,被你们误抓了,杀了我你们如何交代?”日军将闪耀的刀刃架在他脖子上三十秒,虽然心里害怕,但他毫不示弱。日军见他口齿伶俐,能准确说出军官名字,怀疑减轻,最终放他回去。
陈敏学死里逃生,回到家乡,却遭遇乡亲冷眼,连亲生父母也对他心存疑虑。大家眼里,他就是汉奸。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,陈敏学以游击队翻译身份与日本军人会面。一名日本军官疑惑问:“你真的是游击队员吗?”他挺胸回答:“我是东江纵队战士陈敏学。”这才让乡亲们恍然大悟,他并非汉奸,而是一位默默抗战的英雄。
抗战胜利后,陈敏学学习摄影技术,长期在深圳的国营照相馆工作。然而,十年浩劫期间,他被冤枉成“特务”、“汉奸”,蒙受不白之冤。尽管如此,他始终坚信真相终将水落石出,自己会洗清冤屈。
1986年,等待多年的清白终于得以昭雪,听闻消息时,他激动得热泪盈眶。从此,他心无牵挂,积极投身社区工作,成为一名义务治安员,守护一方平安。
某日,一名持刀歹徒抢夺路人包裹后企图逃跑,治安员紧追不舍。歹徒高大强壮,持刀威胁,治安员不敢贸然靠近。这时陈敏学赶来,喝道:“把刀放下!”歹徒见是一位瘦小的老人,竟大胆挥刀冲向他。陈敏学身材瘦削,但自幼习武,经历过战争,面对凶狠歹徒,他心理异常冷静。他大喝一声:“来的好!”灵巧躲闪,迅速将歹徒制服。无论是昔日日本鬼子的东洋刀,还是当今恶徒的杀猪刀,陈敏学都能从容应对,真可谓胸有激雷,面如平湖,堪称将军风范!
事后,他被授予“勇敢斗士”等荣誉称号,实至名归。我们由衷敬佩这些英雄,他们忍辱负重、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我们。只要心中有信仰,忠诚于祖国,便能披荆斩棘,战胜一切困难。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光辉事迹!
发布于:天津市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